古诗词

郭巖

郭巖,字鲁瞻,宋末医士。事见《宋诗拾遗》卷一九、《宋诗纪事补遗》卷八一。今录诗三首。 郭巖的作品>>

赵东山

赵东山,名不详,号野仙。宋宗室,居东莞(今属广东)。宋亡,与同邑何文季相与吟咏,以寓黍离之悲。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赵东山的作品>>

潘斾

潘斾,生平不详,宋末人(《宋诗纪事》卷八○)。 潘斾的作品>>

虞德观

虞德观,名不详,蜀人。集从兄。宋亡不仕。事见《道园遗稿》卷三。 虞德观的作品>>

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陆文圭的作品>>

缪鑑

缪鑑,字君实,号苔石,江阴(今属江苏)人。生于宋末,与同巴陆文圭、张端游。入元隠居。有《效颦集》,毁于元至正兵火。后裔孙莲集遗诗爲《苔石诗》。今存《苔石效颦集》一卷。事见《墙东类稿》卷九《跋苔石翁诗卷》、本集附录明汤沐沂跋。 缪鑑诗,以《云自在龛丛书》本爲底本,校以《元诗选》三集《效颦集》,与新辑集外断句合编爲一卷。 缪鑑的作品>>

张玉孃

张玉孃,字若琼,号一贞居士,松阳(今属浙江)人。适沈佺,未婚,夫早死(本集卷下《哭沈生》)。玉孃宋亡后尚存世(本集卷上《王将军墓》序),未几亦卒,年二十八。有《兰雪集》二卷。事见本集附明王诏《张玉孃传》。 张玉孃诗,以李氏宜秋馆据曲阜孔氏藏旧钞本校刊本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松阳县刊本(简称松本)。 张玉孃的作品>>

刘边

刘边,字近道,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诗文与同邑虞韶、虞廷硕、毛直方齐名,与熊禾友善。应月泉吟社徵诗,署名自家意思(《月泉吟社·摘句图》)。有《自家意思集》,已佚。事见《元诗选》三集甲、《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七。今录诗十二首。 刘边的作品>>

陈观

陈观,字国秀,奉化(今属浙江)人。着之族弟。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调新城尉。入元,隠退,足不入城。有《窍蚓集》,已佚。事见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今录诗八首。 陈观的作品>>

刘壎

刘壎(一二四○~一三一九),字起潜,号水云村,南丰(今属江西)人。入元后,年五十五爲建昌路学正,年七十爲延平路儒学教授。元仁宗延祐六年卒,年八十。有《隠居通议》、《水云村稿》。事见《吴文正集》卷七一《故延平路儒学教授南丰刘君墓表》。今录诗十四首。 刘壎的作品>>

方凤

方凤(一二四○~一三二一),字韶卿,一字景山,号巖南,浦江(今属浙江)人。宋末入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恩授容州教授,因宋亡未赴。归乡,名其斋爲存雅堂,学者称存雅先生。与寓浦阳之谢翱、吴思齐等结爲汐社,联络故老,期望恢復。元至治元年卒,年八十二。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爲九卷,已佚。清初,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编爲《存雅堂遗稿》十三卷,于顺治十一年刊刻。事见明宋濂《浦阳人物记》,清干隆《浦江县志·文苑》有传。 方凤诗,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爲底本。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方凤的作品>>

李思衍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余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顔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爲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西巖集》卷一二《沁园春》),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臺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余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李思衍的作品>>

汤炳龙

汤炳龙(一二四一~?),字子文,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辟庆元市舶提举。入元,自号北村老民。有《北村集》,已佚。事见清干隆《淮安府志》卷二二。今录诗四首。 汤炳龙的作品>>

涂?

涂?,字周士,洪州(今江西南昌)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游宦临武县。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八。 涂?的作品>>

毛直方

毛直方,字静可,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领乡荐。宋亡,授徒讲学。省府上其名,得教授致仕。有《聊復轩斐稿》,未刊行。事见《元风雅》卷一二引揭希韦撰墓志。《万姓统谱》卷三三。今录诗二十八首。 毛直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