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戴表元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戴表元的作品>>

陈普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陈普的作品>>

刘应龟

刘应龟(一二四四~一三○七),字元益,义乌(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间太学生,宋亡,筑室南山之南,卖药自给,自号山南隠逸(《月泉吟社诗》)。元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辟爲乡邑主教。大德十一年卒,年六十四。事见《黄文献集》卷三《山南先生行述》。今录诗二首。 刘应龟的作品>>

刘应凤

刘应凤,字尧举,号书臺,安福(今属江西)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授建康军签判。入元不仕。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清干隆《安福县志》卷一○。今录诗十首。 刘应凤的作品>>

翁合老

翁合老,字仲嘉,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月泉吟社第十五名,署名蹑云。事见《月泉吟社诗》。 翁合老的作品>>

钱朝隠

钱朝隠,尝爲临安从事(明万历《新城县志》卷一)。今录诗二首。 钱朝隠的作品>>

赵必?

赵必?(一二四五~一二九五),字玉渊,号秋晓,东莞(今属广东)人。宋宗室。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初任高要尉,歷摄知四会县、南康丞。帝昺祥兴元年(一二七八),文天祥开府惠州,辟爲摄惠州军事判官兼知录事。宋亡,隠居乡之温塘村,足迹不入城市。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卒。有《覆瓿集》。事见本集末附志传、行状。 赵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道光十年诗雪轩刻《秋晓先生覆瓿集》(简称诗雪轩本)。 赵必?的作品>>

孙巖

孙巖(一二四五~?),字次臯,号爽山,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嵩俱以能诗名。有《爽山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孙次臯诗集序》。今录诗二十四首。 孙巖的作品>>

高晞远

高晞远,字照庵,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度宗咸淳、恭宗德祐间通判平江府。宋亡,隠居不仕。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七。 高晞远的作品>>

李昌辰

李昌辰,字简斋,生平不详。有挽赵必?诗。 李昌辰的作品>>

黎伯元

黎伯元,字景初,生平不详。有挽赵必?诗。 黎伯元的作品>>

李蟠

李蟠,宁国(今属安徽)人(《宛陵群英集》卷五)。与宋末太学生郭堂(德基)有交。今录诗二首。 李蟠的作品>>

徐崧

徐崧(?~一二七六),江山(今属浙江)人。应镳次子。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进士。恭宗德祐二年,帝被胁北行,应镳不欲从,父子四人俱自尽殉难。事见《宋史》卷四五一《徐应镳传》、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七。 徐崧的作品>>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的作品>>

宋无

宋无(一二六○~?),原名尤,字晞顔,宋亡后易名,改字子虚,吴(今江苏苏州)人。少从欧阳守道学,致力于诗。入元,随欧阳至台州,识邓光荐,爲邓器重。曾举茂才,以奉亲辞。以诗跋涉南北,世祖至元末至燕,识赵孟頫,赵爲其诗作序。晚年隠居翠寒山,自删定其诗爲《翠寒集》。卒年八十余。事见本集卷首赵孟頫序。顺帝至元二年(一三三六)自序,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宋季忠义录》卷一五有传。 宋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毛氏汲古阁《元人十集》本(简称汲古阁本)。 宋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