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陈九流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德宗贞元中登进士第。《全唐诗》存诗1首。 陈九流的作品>>

郭虚己

唐京兆人。玄宗开元中,为河西节度使萧嵩判官,甚见委任。入朝,历监察、殿中侍御史、侍御史、驾部员外郎,为朔方节度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关内道采访处置使。天宝初,迁工部侍郎。五载,自户部侍郎出为剑南节度副大使、剑南及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守工部尚书。卒谥献。 郭虚己的作品>>

袁傪

唐陈郡人。玄宗天宝十五载,登进士第。历监察御史。代宗宝应元年,为河南副元帅李光弼行军司马。广德元年,率军平浙东袁晁,进太子右庶子。旋平宣州方清,大集文士赋诗。大历十二年至十四年间,任兵部侍郎。 袁傪的作品>>

陈光

唐梓州射洪人。陈子昂子。与赵贞固子少微相善。登进士第。玄宗开元中官太子司议郎、祠部员外郎、膳部郎中。约开元末,为商州刺史,卒。 陈光的作品>>

郭良骥

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存诗2首。《自苏州至望亭驿有作》诗云:“南浦菰蒲绕白蘋,东吴黎庶逐黄巾。”“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唐诗纪事》卷五〇云:“疑李锜叛时事也。”恐非是。 郭良骥的作品>>

陈标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穆宗长庆二年(822)进士,官终侍御史。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六、《登科记考》卷一九。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之为“广大教化主”白居易之“及门”。《全唐诗》存诗12首。 陈标的作品>>

陈咏

生卒年不详。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昭宗天复四年(904)登进士第,旋归蜀。以诗道自负,亦善弈棋。与韦庄友善,庄曾有诗贺其登第。陈咏曾以所作“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诗置于卷首自炫,杜光庭曾讽曰:“先辈佳句甚多,何必以此为卷首?”咏答曰:“曾为朝贵见赏,所以刻于首章。”事迹散见《北梦琐言》卷七、《唐诗纪事》卷七一。《全唐诗》存断句1联。 陈咏的作品>>

陈蜕

生卒年、籍贯、事迹均不详。《唐诗纪事》卷三三称陈蜕为“肃、代间人”。《郡斋读书志》卷四上著录《陈蜕诗》1卷,并云:“有《长安十五咏》自序:‘蜕生长江、淮间,以诗句从赋,仅十余年矣。今我后抚运,泽及四夷,蜕复得为太平人也。’”《全唐诗》仅录存其《咏华清宫》“梦里换春秋”1句。另晚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前后又有一陈蜕,见徐锴《陈氏书堂记》(《全唐文》卷八八八),江州(今江西九江)人。曾登进士第。无作品传世。 陈蜕的作品>>

袁瓘

袁瓘,襄阳人,后移居宋州。喜爱剑术,与孟浩然,储日羲友善,玄宗时,任左拾遗,孟浩然到洛阳曾寻访袁瓘,而袁瓘已贬官岭南,孟写诗《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后来孟浩然又到岭南寻访,而袁瓘又遇赦而归授太祝之职,孟浩然写诗《南还舟中寄袁太祝》。开元十一年,孟浩然在长安与袁瓘重逢,不久,袁瓘调任赣县尉,孟浩然写诗《送袁太祝尉豫章》。《全唐诗》存其诗二首。 袁瓘的作品>>

郭慎微

唐京兆万年人。玄宗天宝中,官至金部郎中,迁司勋郎中,知制诰。时宰相李林甫不学无术,慎微、苑咸等茸文士,代为题尺。天宝后期卒。 郭慎微的作品>>

郭受

郭受,大历间人。杜甫有酬郭十五判官诗,盖受曾为衡阳判官。 郭受的作品>>

庄翱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宪宗至武宗时在世。与惠雅、雷禅和尚有过从。惠雅归玉泉时,贾岛有诗相送,知其与贾岛同时。宣宗大中元年(847),日僧圆仁归国时,携有其集1卷。事迹见圆仁《入唐新求圣教目录》、《长江集》卷五。《全唐诗逸》存其诗1首,断句4联,皆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 庄翱的作品>>

陈存

陈存,字体仁,号本斋,龙泉(今属浙江)人,徙居安吉州(今浙江湖州)。理宗淳佑七年(一二四七)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由淮东制置大使司主管机宜文字除秘书郎。景定元年(一二六○),迁著作佐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由兵部尚书出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宋亡,归里教授生徒,元七征不起。事见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同治《湖州府志》卷九○。今录诗五首。 陈存的作品>>

陈祜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一作陈佑。或作陈祐,误。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长庆中官明州长史。事迹散见刘禹锡《赠同年陈长史员外》、《登科记考》卷一三。《全唐诗》存诗1首。 陈祜的作品>>

轩辕弥明

衡山道士。宪宗元和七年(812)入长安,与刘师复、侯喜作《石鼎联句》诗,造句奇警。韩愈为之作序。据云当时已90余岁,并能捕逐鬼神。宋人或谓是韩愈托名,或以为即贾岛,但皆无确證。事迹见《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八、《太平广记》卷五五引《仙传拾遗》。《全唐诗》除收联句外,又存玄宗开元二年(714)《谒尧帝庙》诗1首。清人沈钦韩怀疑该诗为宣宗时罗浮山道士轩辕集作。 轩辕弥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