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归氏子

归佾或归系,宣宗时兵部尚书归融之孙,归仁召之子。《全唐诗》存《答日休皮字诗》1首,注云:“时仁绍诸子修、系,伺日休复至,乃于刺字皮姓之下,题诗授之。”事出《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引《皮日休文集》,唯“修”作“佾”。按归融五子,有仁召而无仁绍(见《旧唐书·归融传》),《全唐诗》云“仁绍”,或为“仁召”之误。 归氏子的作品>>

罗立言

罗立言,宝历初,检校主客员外郎,为盐铁河阴院官。二年,坐籴米不实,计赃一万九千贯,盐铁使惜其吏能,定罪止削所兼侍御史。太和中,为司农少卿,主太仓出纳物,以货厚赂郑注,李训亦重之。训将窃发,须兵集事,以京兆府多吏卒,用立言为京兆少尹,知府事。训败日,族诛。 罗立言的作品>>

苏芸

宪宗元和间进士。曾游岭南。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五六。《全唐诗》存诗2句。 苏芸的作品>>

苏源明

唐京兆武功人,字弱夫。初名预。玄宗天宝进士。累官国子司业。安禄山陷京师,源明以病不受伪官。肃宗时擢知制诰,数陈时政得失。终秘书少监。善诗文,与杜甫、元结等友善。有集。 苏源明的作品>>

魏奉古

唐人。制举擢第,授雍丘尉。好学强记。尝公宴,有客草序五百言,奉古览后援笔倒疏之,列座抚掌,由是知名。姚珽莅汴州,持《厩目令》示之,奉古一览便讽千余言,珽惊称为“聪明尉”。玄宗开元初,迁给事中,与苏颋等删定格式令,成《开元前格》十卷上之。官终兵部侍郎。 魏奉古的作品>>

韩察

唐京兆万年人。韩滉孙。宪宗元和十一年,以侍御史为河东节度判官。元和末,为京兆富平县令,颇著能名。穆宗长庆元年,迁明州刺史。 韩察的作品>>

罗泰

字里不详。德宗贞元间与苑䛆、崔藩同应礼部进士试。文宗大和五年(831)任补阙,与崔玄亮等14人共请以宋申锡狱付外。事迹见《旧唐书·宋申锡传》,另参苑䛆。《全唐诗》存诗1首。 罗泰的作品>>

严维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严维的作品>>

归登

[唐](七五四至八二○)字冲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崇敬之子。大历七年(七七二)举孝廉高弟。贞元(七八五至八○四)初复登贤良科,历迁工部尚书。有文学,工真、行、草、篆、隶。唐百岩大师怀晖碑为其篆额。贞元三年(七八七)赵赞所撰,唐宰相张延赏碑为其八分书。又尝书径山禅师碑,字皆真行,纵横变动,笔意尤精。卒年六十七。《墨池编、旧唐书本传、集古集、金石录》 归登的作品>>

颜萱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字弘至,中书舍人颜荛弟,唐末人。家于江南,少时与兄颜荛同受知于张祜。懿宗咸通中经张丹阳故居,访其遗孤,作诗吊之。与皮日休、陆龟蒙友善,时有唱和,载于《松陵集》。事迹见其《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并序》与《唐诗纪事》卷六四。《全唐诗》存诗3首。 颜萱的作品>>

罗让

唐越州会稽人,字景宣。罗珦子。少以文学知名。举进士、宏辞、贤良方正皆高第,为咸阳尉。父丧,不应辟署十余年。淮南节度使李都即所居敦请置幕府,除监察御史、给事中,累迁福建观察使。入为散骑常侍,拜江西观察使。有仁惠名。年七十一卒。有集。 罗让的作品>>

窦冀

窦冀,官御史。 窦冀的作品>>

窦叔向

唐京兆金城人,字遗直。代宗大历初,登进士第。累辟使府,授江阴县令。与常衮善。十二年,衮为相,用为左拾遗内供奉。及十四年衮败,亦出为溧水令,卒。善五言诗,名冠流辈。有集。 窦叔向的作品>>

苏溪和尚

法名不详。宪宗时禅僧。嗣五泄灵默,世称五泄小师。后住婺州苏溪,又称苏溪和尚。事迹见《五灯会元》卷四。《景德传灯录》卷三〇存歌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苏溪和尚的作品>>

窦弘馀

唐京兆金城人。窦常子。武宗会昌元年,官黄州刺史。宣宗大中五年,为台州刺史,有政声,制加检校太子右庶子。能诗。以刘长卿《谪仙怨》词虽美而与本曲意兴不同,遂作《广谪仙怨》。 窦弘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