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房融

房融,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唐朝名相房玄龄族孙。博识多闻,成进士业。武周时期,以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革命,因亲附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岭南钦州,死于高州。平生爱好佛法,相传曾翻译《楞严经》。其子房琯,在唐玄宗、唐肃宗时期担任宰相。 房融的作品>>

幸夤逊

生卒年不详。一作幸寅逊,又作辛夤逊。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一作成都(今属四川)人。仕后蜀,为茂州录事参军,迁新都令。历司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后改给事中、翰林学士,加工部侍郎,领简州刺史。后蜀亡,仕宋为右庶子。宋太祖开宝五年(972),为镇国军行军司马。罢职,年90余尚有仕进意,治装赴阙,未登路而卒。生平事迹散见《诗话总龟》卷三一、《宋史》卷四七九、《十国春秋》卷五四。夤逊性颖悟,善属文,能诗。所著有《王氏开国记》,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若干。《全唐诗续拾》补收诗2首、断句4。 幸夤逊的作品>>

易思

一作易偲。袁州(今江西宜春)人。登进士第。懿宗咸通初年,作诗献袁州刺史卫景温。事迹据《正德袁州府志》卷六、《登科记考》卷二七及其今存诗考定。《全唐诗》存诗4首。 易思的作品>>

林滋

唐闽人,字后象。武宗会昌三年进士登第。与同年詹雄、郑减齐名,时称雄诗、諴文、滋赋为闽中三绝。官终金部郎中。 林滋的作品>>

林琨

生卒年不详。三原(今属陜西)人。定平丞林希丘之子。历任司驾员外、知制诰、膳部、司封、左司三司郎中、谏议大夫,封中都男。德宗贞元前后在世。其子林宝,撰有《元和姓纂》10卷。事迹见《元和姓纂》卷五、《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与卷五。《全唐诗》存诗1首。 林琨的作品>>

林蕴

唐泉州莆田人,字复梦。林披子。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为推官。刘辟反,蕴切谏。辟怒,命杀之;又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以胁服之。蕴终不屈。辟舍之,斥为唐昌尉。及辟败,蕴名重京师。然嗜酒忤物,宰相置而不重。后迁为礼部员外郎,出为邵州刺史。坐事,杖流儋州卒。 林蕴的作品>>

武三思

武三思(649年—707年),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武周宰相,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的侄子。官右卫将军累进至兵部、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大封武氏宗族为王。武三思为梁王,赐实封一千户。神龙三年(707年),谋废太子李重俊,却在重俊之变时被李重俊所杀,唐中宗李显追赠他为太尉,谥曰宣,唐睿宗李旦废其谥号并开棺戮尸,毁其墓。 武三思的作品>>

李宾

字里不详。代宗、德宗间在世。曾登岳州开元寺,作诗赠衡岳僧方外。又曾游金陵瓦官寺。《全唐诗》存诗2首。 李宾的作品>>

李缟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晚唐进士。武宗会昌二年(842),有若耶溪女子题诗三乡驿,自伤身世,李缟过此,作诗和之。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唐诗纪事》卷六七。《全唐诗》存诗1首。 李缟的作品>>

李习

生平无考。《全唐诗》收诗1首。 李习的作品>>

李九龄

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由唐末入宋,登宋太祖乾德二年(964)(一作五年)进士第三人。曾任蓬州(今四川仪陇)某县令。生平事迹见《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全唐诗》存其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2首。 李九龄的作品>>

李肱

李肱,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生卒年不详。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丁巳科状元及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丁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四十人,同榜有李商隐等。李肱喜交名士,又能作画,与李商隐有交往。(见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四十韵》诗)。《全唐诗》载其《霓裳羽衣曲诗》等。 李肱的作品>>

李应

唐赵郡人。德宗贞元十一年登进士第。宪宗元和间,累官户部员外郎。十一年,自户部郎中授湖州刺史。十四年后,改苏州刺史。能诗。 李应的作品>>

李夷简

唐宗室。字易之。以宗室子补郑丞。后弃官,擢进士第,中拔萃科,调蓝田尉。宪宗元和时,累迁御史中丞,揭发京兆尹杨凭贪财,受赐金紫。历任山南、剑南节度使、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穆宗立,请老,不准,官终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帅,分司东都。 李夷简的作品>>

吕炅

唐河南缑氏人,一说字子元,排行第二。德宗贞元十九年,举博学宏词科。与元稹、白居易同年,后交往颇频。宪宗元和初,为校书郎。四年,与元稹会于洛阳陶化坊。行事怪诞,韩愈曾作诗讥之。 吕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