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樊夫人

唐人。云英之姊。有国色。穆宗长庆中与进士裴航同舟还都。航赂其侍儿,投以诗。夫人使侍儿持诗答航:“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航后过蓝桥,遇云英,乃结为婚姻。 樊夫人的作品>>

齐推

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一作高阳(今属河北)人。德宗时宰相齐抗之弟。初居越州石伞岩。元和元年(806)秋,邀浙东观察使杨于陵及其幕僚游其地,并赋诗纪游。后历官饶州刺史。卒年不详。事迹散见《会稽掇英总集》卷四、《太平广记》卷三五八引《玄怪录》。《会稽掇英总集》卷四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齐推的作品>>

刘太冲

唐宣州人,博学工诗。颜真卿为平原太守,辟为从事。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太冲预谋画策拒安禄山。 刘太冲的作品>>

潘纬

潘纬(生卒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前后在世。湘南(今湖南衡阳、衡山等地)人。咸通年间(860~874)进士。善诗,尚苦吟,造语新奇,风格近似贾岛,曾构思十年,成《古镜诗》,中有“篆经千古涩,影泻一堂寒”之句,为世传诵。其名篇《中秋月》、《琴》录入《全唐诗》,余多散失。 潘纬的作品>>

刘瑶

一作裴瑶,误。女诗人。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3首,皆出《才调集》卷一〇。 刘瑶的作品>>

刘损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唐末商人。其妻裴氏尝为吕用之所夺,损愤惋成诗3首。事迹见《灯下闲谈》、《升庵诗话》卷四。诗存于《全唐诗》卷五九七。然《全唐诗》于题下注云:“一作刘禹锡诗,题作《怀妓》”。按诗中有“从此蘼芜山下路,祗应将泪比黄泉”,“愿作山石似人石,丈夫衣上泪痕深”等句,皆非怀妓典实,似属刘损作为是。 刘损的作品>>

刘绮庄

唐毗陵人。初为昆山尉。宣宗时官州刺史。工诗,尤善乐府。与白敏中、崔元式、韦琮友善。有《集类》。 刘绮庄的作品>>

刘迥

刘迥[唐](约公元七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口卿,徐州彭城人,刘知几第六子。生卒年均不祥,约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前后在世。以刚直称。第进士,历殿中侍御史,佐江淮转运使。时新遭安、史乱,迥馈运财赋,尽力于职。大历初,(公元七六六年左右)为吉州刺史,治行尤异。累迁给事中。迥著有文集五卷,《新唐书志》及《旧唐书本传》)行于世。 刘迥的作品>>

刘伯翁

排行大,字里不详。宪宗元和间贬为金州员外司马。与窦群有诗唱和。近人岑仲勉《唐人行第录》疑为刘伯刍之误。《窦氏联珠集》收其诗1首,事迹亦据此书,《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刘伯翁的作品>>

刘崇鲁

唐滑州胙人,字郊文。僖宗广明元年进士。充太原推官。中和二年拜右拾遗、左补阙。昭宗景福初,以水部郎中知制诰。与崔昭纬善。昭宗以韦昭度、李溪辅政,昭纬惧夺其权,与崇鲁共谋沮之。及溪宣制之日,崇鲁出班而哭,言不当以人为宰辅,溪由是不得相。后昭纬败,崇鲁坐贬崖州司户参军。仕终水部员外郎。 刘崇鲁的作品>>

樊铸

生平事迹无考。仅据其诗知于天宝时进士及第。其诗不见他书,而两见于敦煌写卷,可知曾流传民间。《全唐诗外编》存诗10首(其中一首残)。 樊铸的作品>>

刘幽求

刘幽求(655年-715年),冀州武强(今河北武强)人,唐朝宰相。刘幽求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官至朝邑尉。710年(景云元年),刘幽求辅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封尚书右丞,徐国公。后进拜侍中,获赐铁券。712年(先天元年),刘幽求谋诛太平公主,因事泄流放岭南。先天政变后,又被召回朝中,升任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因与姚崇不和,被罢为太子少保,因此颇有怨言。714年(开元二年),刘幽求被贬为睦州刺史,后又调任杭州。715年(开元三年),刘幽求在赴任郴州途中病逝,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献。 刘幽求的作品>>

刘谷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唐末进士。与诗人李郢交往,有篇什酬和;郢有《酬刘谷除夜见寄》及《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诗。武宗会昌二年(842),有若耶溪女子题诗三乡驿,刘谷过此题诗和之。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唐诗纪事》卷六七。《全唐诗》存诗1首。 刘谷的作品>>

刘处约

宣州(今安徽宣城)人。诗人刘长卿祖父。历任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等职。约于武后时至玄宗初年在世。生平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二、《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四。《永乐大典》卷三〇〇五引《玉台后集》录存刘处约诗1首。另《吟窗杂录》卷三七收《亡奴诗》2句,《全唐诗》录作刘夷道诗。 刘处约的作品>>

刘崇龟

刘崇龟[唐],字子长,滑州胙(今河南延津)人。史载刘崇龟工书、画,性廉洁。中和五年(885年)萧遘所撰、刘崇龟所写的唐昭觉寺碑,深受文人推崇。(唐昭觉寺位于今成都市北郊5公里,著名的皇家寺院,唐宣宗钦赐“昭觉”为名,素有“川西第一丛林之称。”)他擅长画花鸟,尤喜画荔枝图,曾名噪一时,一纸难求。《唐书本传、金石录、北梦琐言》。刘崇龟为官多年,经验丰富,精明善变,为人所称道,特别是刘崇龟换刀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深广。 刘崇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