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谢佩珊

谢佩珊,宜黄人。同县许汝机室。有《吟香阁诗文初草》。 谢佩珊的作品>>

戴鉴

清山东济宁人,字赋轩,号石坪。少耽诗画,尝游吴越晋豫间。及归,诗画益进。有《泼墨轩诗词钞》。 戴鉴的作品>>

戴福震

戴福震,初名莼,字羹叔,号秋忆,德清人。诸生。有《戴氏三俊集》。 戴福震的作品>>

蓝润

蓝润,初名滋,字凫渚,即墨人。顺治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湖广布政使。有《聿修堂集》。 蓝润的作品>>

谢颂臣

谢道隆(1852~1915),字颂臣,又作颂丞;因排行第四,因此友人称之为「谢四」。光绪年间秀才。原籍广东大埔,乾隆年间曾祖来台开垦,卜居于田心仔庄(今台中县丰原市),以务农为业;至其父谢树棠始习岐黄之术,以医药活人。谢氏为丘逢甲表兄,早年从苗栗谢锡朋受书,后入吴子光门下,与筱云山庄吕汝修、吕汝玉兄弟交谊颇深。光绪元年(1875)以第五名入府学;光绪十六年(1890)应大雅张家之请授学于「学海轩」。傅锡祺、张书柄、张德林皆为其弟子。台湾割让之际,谢氏募集义勇军,率「诚」字正中营驻扎头前庄(今桃园县芦竹乡);后因义军节节败退,遂西渡避难。明治二十九年(1896)始再度返台。隐于医,与林痴仙、林资修、连横等人过往甚密。酒酣耳热之馀,往往痛陈时事。晚年自营生圹于大甲溪右锅底窝;又于风景幽美处筑草堂,称为「小东山」。春秋佳日,招友朋,携名妓,为文酒之会。如是数年,遂抑郁而终。谢氏著有《小东山诗存》,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由其子谢秋涛刊印;民国六十三年(1974)再由其孙谢文昌二度刊印。共收古今体诗一百一十首。另收丘逢甲、林痴仙等唱和诗三十四首。后来又有题谢氏咏生圹之诗,集为《科山生圹诗集》,当时名流洪弃生、连雅堂、蔡启运、陈基六均有诗收录其中〖参考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新竹:新竹社教馆,1958年。〗。以下所收诗作,据谢文昌刊印的《小东山诗存》,及其后所附《科山生圹诗集》进行编校。(施懿琳撰) 谢颂臣的作品>>

谢漱馨

谢漱馨,宜黄人。同县吴恩晟室。有《晚香堂诗稿》、《晚香堂诗社稿》。 谢漱馨的作品>>

钟正修

钟正修,字心求,号琴台。海盐斗南山房道士。 钟正修的作品>>

鞠懙

鞠懙,字彝恭,山东海阳人。乾隆丙子举人,官安庆同知。 鞠懙的作品>>

蓝鼎元

清福建漳浦人,字玉霖,一字云锦,号鹿洲。蓝廷珍堂弟。读书能文,熟悉闽浙沿海情形。朱一贵起事时,从廷珍入台,襄助办理善后,主张垦辟台湾土地,谓若“废置空虚”,“即使内乱不生,寇自外来,将有日本、荷兰之患”。雍正初,被召入京,与修《一统志》。授广东普宁知县,被诬罢官。事明,授广州知府,寻卒。有《鹿洲集》、《平台纪略》等。 蓝鼎元的作品>>

戴名世

清安徽桐城人,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又号忧庵。身后人称宋潜虚先生(戴氏出自先秦宋国)。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自少时即留心明史,遍访遗书,网罗故老传闻,得方孝标《滇黔纪闻》,采其内容入己作。左都御史赵申乔劾奏所撰《南山集》用永历年号,遂得罪下狱,被杀,家属充发黑龙江。今存《潜虚先生文集》。 戴名世的作品>>

戴宽

(戴宽,字敷在,号裕庵,沧州人。康熙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有《裕庵遗稿》。) 戴宽的作品>>

钟廷瑛

钟廷瑛,字退轩,历城人。举人,官黟县知县。有《退轩诗钞》。 钟廷瑛的作品>>

谢其仁

谢其仁,台湾凤山县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举人。(杨永智撰) 谢其仁的作品>>

谢高育

字锦雯,一字寄甥,廪贡生。官通州训导,历署松江府学教授,常熟县学教谕。邑志传行谊。 谢高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