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珪
柳珪,公绰之孙。大中中,擢进士,杜悰表爲西川幕府,后以蓝田尉直弘文馆,迁右拾遗,终卫尉少卿。诗一首。 柳珪的作品>>
裴虔余
裴虔余,咸通末佐北门李相蔚淮南幕,干宁初,官太常少卿。诗二首。 裴虔余的作品>>
查文徽
查文徽,字光慎,歙州休宁人。李璟时,元宗以取闽功,拜抚州观察使、建州留后。诗一首。 查文徽的作品>>
李昉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李昉的作品>>
张义方
张义方,南唐时历官侍御史、勤政殿学士。“义方,始名元达,事南唐先主为侍御史。先主倚以肃正邪慝,取前朝王义方名以易之。饵丹病?卒。”“南唐保大五年正月元日,大雪,元宗李璟召太弟以下登楼设宴赋诗。时李建勋与徐铉、张义方会於溪亭,帝悉,召和御制,夜分始散。徐铉集其诗,作前后序。““张义方上疏,仅免严刑。自是守正者得罪,朋邪者信用。上之视听,惟在数人,虽日接群臣,终成孤立。“ 张义方的作品>>
孟宾于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今属广东)人。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称《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鳖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有传。 孟宾于的作品>>
廖匡图
廖匡图,字贊禹,虔州人。湖南马氏辟幕下,爲天策府学士,与刘昭禹、李宏臯、徐仲雅、蔡昆、韦鼎、释虚中、齐己,俱以文藻知名。诗四首。 廖匡图的作品>>
廖凝
廖凝(约936年前后在世)字熙绩。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善吟诵,有学行。十岁时,一次当众即兴咏诗一首,其中 “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句,人皆惊异。廖凝曾仕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所建之楚(都长沙),被李景聘为彭泽县令,他任职不久便“解印归”。后复连州(今广东连县)剌史,不久又归故里。公元951年,楚被南唐攻灭后,他迁居金陵(今南京),累官江州(今九江)团练副使。 廖凝的作品>>
左偃
左偃,南唐人,不仕,居金陵。能诗,有《钟山集》一卷,今存诗十首。 左偃的作品>>
陈贶
陈贶,南闽人,隐庐山三十年。元宗聘至,献《景阳臺怀古诗》,元宗称善,授以官,固辞,赐粟帛遣还。诗一首。 陈贶的作品>>
刘洞
刘洞,唐朝诗人,庐陵人。学诗于陈贶,隐居庐山。后主召见,献诗百篇。有集行世,存诗一首。“千里长江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 刘洞的作品>>
江爲
江爲,宋州人。避乱家建阳,游庐山,师陈贶爲诗。集一卷,今存诗八首。 江爲的作品>>
高越
高越,字仲远,幽州人。仕吴,授祕书郎,累迁中书舍人,终勤政学士、户部侍郎。诗一首。 高越的作品>>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李中的作品>>
徐锴
徐锴,字楚金,广陵人,铉之弟。南唐时,爲屯田郎中、知制诰、集贤殿学士。集十五卷,今存诗五首。 徐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