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赵自然

《全唐诗》收诗1首,小传云为“池州凤凰山道士”,并记其梦阴真君事。按赵自然,本名王九,太平州繁昌(今安徽繁昌)人。13岁入青华观为道士。传云尝梦见阴真君,与其柏叶一枝,食后,遂绝粒不食。知州王洞奏上其事。宋太宗召其赴阙,亲问之,为改名自然。后放归。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复召至阙下,不久以母老求还。事迹详《宋史》本传。《全唐诗》收作唐人,系沿《万首唐人绝句》卷九九之误。 赵自然的作品>>

郑概

生卒年不详。排行十六。代宗广德元年(763)至大历五年(770)在浙东节度幕,与鲍防、严维等数十人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七、《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四。《全唐诗》存诗2首,又联句2首,《全唐诗续拾》补联句10首。 郑概的作品>>

蔡希寂

唐润州曲阿人。排行第七。蔡希周弟。玄宗开元十二年登进士第。历官渭南尉。天宝七载任洛阳尉。十五载任司勋郎中。官至金部郎中。能诗,工草隶。殷璠称其诗“词句清迥,情理绵密”,收入《丹阳集》。 蔡希寂的作品>>

郑馥

世次不详。《全唐诗》收省试诗《东都父老望幸》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〇。 郑馥的作品>>

裴玄智

唐人。太宗贞观间,入长安化度寺,执役十余年,戒行修谨。寺僧遂命其守无尽藏院。玄智乃密盗黄金,不知其数,寺僧不觉。后潜遁不归,仅留诗四句于屋壁。 裴玄智的作品>>

赵昂

唐冯翊合阳人。肃宗上元元年自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充翰林学士,迁太常博士、祠部、驾部员外郎,均充内职。后官至司封郎中。 赵昂的作品>>

常沂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八年(773)登进士第。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〇。《全唐诗》存其诗1首。 常沂的作品>>

常达

常达,是陕州陕县人,在隋朝做官任鹰击郎将。曾经跟随高祖(李渊)征战,与宋老生一起在霍邑作战,战败后自己隐藏起来,高祖以为他战死了,过了很久他却回来了。高祖十分高兴,任命他作统军,拜授陇州刺史。等到薛仁杲被平定后,高祖召见他,慰劳他说:”你的忠节,只有在古人中才能找到。接着抓来仵士政并杀了他,赏给常达三百段布帛。又封他为陇州刺史,死了。 常达的作品>>

张曙

张曙 (772-846),小字阿灰,一作阿咸,南阳(今属河南)人。侍郎张祎之从子。(一说侄)。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官至拾遗。 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颇为乡里所重。词传一首,或疑张泌作。 张曙的作品>>

张随

生卒年不详。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随以善赋称。《全唐诗》存诗2首。《文苑英华》卷一八九录其《早春送郎官出宰》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全唐诗》卷七八一作袁求贤诗,恐误)。 张随的作品>>

崔岐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渠州刺史崔异之孙,将作监丞崔照之子。文宗大和初进士,有文学。后官江阴主簿。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樊川文集》卷九《杜{岂页}墓志》存其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崔岐的作品>>

张炽

生平无考。《全唐诗》存张炽诗1首,据《乐府诗集》卷六八收入。 张炽的作品>>

张元一

唐人。武则天时,历官司封员外郎、郎中、司勋郎中、左司郎中等职。性滑稽,喜作嘲谑诗。时武懿宗统兵御敌,中途畏懦而遁,元一即为诗讥之。 张元一的作品>>

张仲谋

字里世次皆不详。工草书,笔法得王羲之遗意。北宋时内府藏其书迹。事迹见《宣和书谱》卷一八。《全唐诗》存诗1首。 张仲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