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王崇

宋庆元府奉化人,字抑之,号寓庵。王时会从子。尝七试礼部不中。晚授县佐小吏,屡与上官争辨役钱、水利及边防形势等事,不酬即弃官归养。有《寓庵遗稿》。 王崇的作品>>

王溉

王溉,江南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高宗绍兴间进士(清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孝宗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知江州(《洞霄诗集》卷二)。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为成都运判。五年,知平江府。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除两浙转运副使(宋《吴郡志》卷一一),兼知临安府(宋《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四年,除知婺州,旋因政事乖谬、纵容子侄,罢领宫观(《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今录诗二首。 王溉的作品>>

王叔简

王叔简,字敬父,渠江(今四川广安)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十年,以太学录兼国史院编修官。十三年,通判潼川府。十六年,迁校书郎兼日历所编类圣政检讨官。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除秘书郎。二年,知洋州。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王叔简的作品>>

王亘

王亘,字伯通,福州(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间知南恩州。事见《闽诗录》丙集卷一○。今录诗三首。 王亘的作品>>

王介

宋衢州常山人,字仲父。仁宗嘉祐六年中制科。累官至秘阁校理。性刚直,与王安石交友甚笃,然未尝降意相下。 王介的作品>>

王崇拯

王崇拯,字拯之(《诗话总龟》前集卷四一)。神宗熙宁八年(一○七五),为熙河路都监,移知丰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二六七)。元丰三年(一○八○),提举河东义勇保甲。六年,兼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三○七、三三九)。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雄州。四年,为威州团练使(同上书卷三七三、四二三)。绍圣四年(一○九七),知代州(同上书卷四八五)。 王崇拯的作品>>

王临

宋大名成安人,字大观。王广渊弟。起进士,签书雄州判官。英宗治平中,为河北沿边安抚都监,上备御数十策。累官户部副使,以宝文阁待制知广州府,徙河中,卒。 王临的作品>>

王琪

王琪:字君玉,生于华阳(今四川成都),徙舒(今安徽庐江)。他是王罕之子、王珪的从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琪的作品>>

王荀

王荀,随父禀官太原(清雍正《山西通志》卷八四)。金兵攻太原,城陷,父子俱赴汾水死。事见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六三《王禀传》。 王荀的作品>>

王老志

宋濮州临濮人。初为转运小吏。服丹药发狂,弃妻子出走,为人言吉凶,以此闻名。徽宗政和三年召至京师,寓蔡京家,徽宗封为“洞微先生”。后被其师责以擅处富贵,乞归卒。 王老志的作品>>

王蔺

宋无为军庐江人,字谦仲,号轩山。孝宗乾道五年进士。历监察御史、礼部尚书,进参知政事。光宗立,迁知枢密院事兼参政,拜枢密使。鲠直敢言,所论时政得失,皆切中要害。因嫉恶太甚,同僚多忌之。宁宗庆元中为台臣论劾罢官,奉祠归里。卒谥献肃。有《轩山集》。 王蔺的作品>>

王晰

宋太原人。真宗天禧中曾官翰林学士。有《春秋通义》、《春秋异义》、《春秋皇纲论》。 王晰的作品>>

王陶

宋京兆万年人,字乐道。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嘉祐初为监察御史里行。以论事不当出知蔡州,复以右正言召。赞韩琦决策,立英宗为皇子。英宗立,加知制诰,进龙图阁学士、知永兴军,召为太子詹事。神宗立,迁枢密直学士,拜御史中丞。初受知于韩琦,骤加奖拔,至是料神宗必易置大臣,欲自规重位,遂力攻韩琦。出知陈州。入权三司使,为吕公著劾罢。卒谥文恪。有文集及《奏议》、《诗说》等。 王陶的作品>>

王迤祖

王迤祖,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孝宗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曾游龙隐岩。 王迤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