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泉之南不二里有一巨石而复承一石大亦称焉以一夫撼之则其势微动加以众力则屹然莫移盖亦异也相传谓之神功石岂其然乎予停舆一视因成二诗
神护鬼呵经岁月,紫苔玄甲饱风霜。
恨深李广空疑虎,术妙初平戏叱羊。
一指撼来如欲堕,当年贲获谩夸强。
凤泉之南不二里有一巨石而复承一石大亦称焉以一夫撼之则其势微动加以众力则屹然莫移盖亦异也相传谓之神功石岂其然乎予停舆一视因成二诗
炊饭只应仙客惯,补天惟有女娲曾。
青回鸟迹苔千点,影落龙潭月半棱。
寄语游人莫相近,岩墙之下尚兢兢。
五千道德言犹在,百二河山势自雄。
炼药炉寒虚夜月,系牛柏老动秋风。
穹碑屹立斜阳外,夜夜龙光贯彩虹。
予连日山行而颇有山中之乐第恨世无摩诘而画中之诗未有拈出之者因再成二律以写怀云
人间空有烟霞想,林下谁于鹿豕亲。
老木月寒猿啸夜,落花风暖鸟啼春。
静中契得长生术,肥遁何妨学隐沦。
予连日山行而颇有山中之乐第恨世无摩诘而画中之诗未有拈出之者因再成二律以写怀云
一派山泉和月泻,几家村杵带云舂。
世情淡比巢林鹤,诗思清于倚涧松。
睡足五更天欲曙,梵宫又听隔溪钟。
予既出楼观乃登说经台凭高纵目但觉松风满山而恍惚若闻老氏道言也且摩挲古刻而米老第一山字尤甚奇古惜从行无善绘者未能摹写其景以归姑成一诗以涤尘襟云
金鼎风云龙虎伏,石坛星斗鬼神哀。
函关紫气今何在,天竺青牛竟不回。
欲问长生无觅处,阆风楼阁隔蓬莱。
说经台之北仅一舍有祖庭焉予访重阳旧迹虽有黄冠数辈惜无可问之者然而叠阁重楼气象甚都所谓五祖七真者其亦乘云驭鹤而来憩于此耶盖不可知也予面峰峦徘徊松下恍若飞渡弱流而容与蓬山之上矣因作一诗以写幽兴云
云去瑶坛丹灶冷,雨香石径紫芝肥。
湫深自尔宜龙蛰,树密多应碍鸟飞。
真境可人清兴好,肯因行役浪思归。
予过渼陂是即岑参兄弟约杜甫以同游者也予亦好奇者想渼陂之名忆岑杜之游因成四韵以传好事者
晴涵山影沈青黛,冷浸天光漾碧漪。
盛代已无唐室禁,荒碑犹载杜陵诗。
楼船箫鼓俱陈迹,禾黍斜阳异昔时。
予好奇者每邂逅山水之胜辄注目焉及抵鄠县则逼夜矣聊成一诗以自笑
岚光结暝迷前纛,水气生寒透薄罗。
拜月妖狐当古道,惊风栖鸟散乔柯。
宵征莫怪归心急,屈指严程只恐过。
昆明池即老杜所谓昆明汉武旧时功者也予经其地盖已墟矣因作一律以寓慨叹之意云
女牛跨汉东西隔,旗鼓连营远近同。
巨舰初移云作阵,石鲸如动水生风。
可怜无限桑麻地,都付征人事远攻。
予游兴庆宫而远忆李唐之盛因叹尘世繁华真一梦耳太息之不足遂作一诗以寄意焉
舞衣零落尘埋玉,珠被销沈烛散风。
春色已随宫树老,夕阳犹向苑台红。
凭高几许兴亡恨,都在平芜一望中。
骊山之温泉即唐之华清宫也以路当孔道而浴者殆无虚日予奉诏赐浴而且遂游观之乐其感戴圣恩宜何如哉谨成一律以贻诸缙绅云
灵源有性藏真火,暖气溶春咽凤笙。
岂独纤埃随处尽,直教沈疾顿然轻。
从今喜得身康泰,万岁千秋感圣情。
予浴温泉而追忆玉环之丑禄儿之秽虽万古有不能涤也奈何三郎郎当入蜀幸赖汾阳诸公再造唐室及过马嵬犹不能忘情于一香囊而为之泣下于乎三郎真郎当哉慨叹之馀因成一律云
过市不惭同辇议,诲淫曾费洗儿钱。
播迁自失神人主,恢复多缘将相贤。
底事西归犹不悟,香囊一睹一潸然。
予登骊山而想唐人宫室之盛惟馀故迹于淡烟残照之间而已且终南太华若相竞秀者是亦关中之胜概也因作诗以写情云
老鹤瞑投孤嶂月,蛰龙晴吐半岩云。
崔嵬直与终南并,葱茜疑从太华分。
我欲凭高凌绝顶,鲁戈须倩挽馀曛。
新丰盖象丰也汉高斯举其亦孝矣予经是地而闻鸡鸣犬吠之声俨有太平气象第未知太公当日果不思丰否亦不知新丰市上犹有斗酒濯足者乎因成一诗以写兴云
眼底江山虽是汉,梦中桑梓尚怜丰。
亭台风景元无异,鸡犬人家也自同。
却笑狂夫双足垢,瓦盆盛酒气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