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谒金门·西斋得梅数枝色香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感叹不己因赋

李俊民

金的皪。jīn de lì。
犹带枝头寒色。yóu dài zhī tóu hán sè。
休道北人浑未识。xiū dào běi rén hún wèi shí。
自然梅有格。zì rán méi yǒu gé。
初见花时摘索。chū jiàn huā shí zhāi suǒ。
再见花时狼籍。zài jiàn huā shí láng jí。
诗句眼前拈不出。shī jù yǎn qián niān bù chū。
恼人楼上笛。nǎo rén lóu shàng dí。

李俊民

金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字用章,号鹤鸣,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
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李元嘉后裔,排行第三。幼年能文。少时得名儒传授程氏之学,即北宋哲学家程颐、程颢兄弟二人所奠定的“理学”,“其于理学渊源,冥搜隐索,虽片言只字务有根据。”凡经传子史百家之书,他无不研究,未及仕,已成名儒。
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时年二十五岁),授应奉翰林文字,文名雄于一时。不久,任沁水县令,并提举长平(今高平西北)仓事,进升朝请大夫。未几,因他厌恶官场应酬,弃官归田,以所学教授乡里。由于他学问渊博,加之状元声威,从学者甚众,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投师者不绝于门。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金宣宗自中都(今北京城西南隅)南迁汴京(今开封市)。因为战乱,李俊民于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离开家乡隐居于嵩州鸣皋山隐居,后迁徙至怀州(今河南沁阳),不久又隐于西山。在河南的这段时间,有隐士荆先生,授给他邵雍的《皇极》数学,李俊民对这种用符号、形象和数字推测宇宙变化的学说十分精通,当时深通此道的刘秉忠也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弗如。元灭金后,李俊民徙居怀州,不久又隐居于崇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在大阳生活,他便千方百计招延泽州散在四方的名士,协助他教授学生,所以,仅五六年,所培养的人才,“以通经被选者”有一百二十二人。
元初,忽必烈即汗位前,刘秉忠曾向忽必烈推荐李俊民,盛赞他“易理,易数两造精微”。元宪宗蒙哥七年(公元1257年),忽必烈在藩邸,命以安车召见李俊民等金朝遗老,天天延访,从不间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经史百家,无所不谈。忽必烈想授以高官,但李俊民拒绝入仕,恳赐还山,忽必烈钦佩其气节,尊重其人格,便派专人护送。忽必烈曾令张仲一向李俊民讨教有关祯祥方面的预言,因李俊民精通《皇极》数,所言神话般全部应验。当忽必烈即汗位,改元中统,李俊民已卒于嵩山,享年八十五岁,葬于晋城崔家庄北。元世祖中统初,赐谥庄靖先生。
其文格冲澹和平,语言流畅(代表作《重修浮山女娲庙记》、《睡鹤记》);诗多忧幽激烈之音,寄怀深远;其词多咏物、写景、应酬唱和之作,偶尔也抒发苦闷,如“人世闲愁都占了,有情天也老”(《谒金门·和邦直》)。元世祖忽必烈曾对侍臣说:“朕求贤三十年,唯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元人王特升评价说:“鹤鸣老人,国朝之名士也,勇退居闲,朝经暮史,经学传家尤长于理。”刘瀛序其集云:“先生诗,格律清新似东坡,句法奇杰似山谷。集句圆转,脉络贯穿,半山老人之体也。雄篇钜章,奔腾放逸,昌黎公之亚也。”《四库全书总目》赞其诗“类多幽忧激烈之音,系念宗邦,寄怀深远,不徒以清新奇崛为工”。
有《庄靖集》十卷,包括诗七卷,文三卷。词存六十八首,收入唐圭璋《全金元词》。《庄靖集》有《九金人集》本、《山右丛书初编》本。 李俊民的作品>>

猜您喜欢

游青莲分韵得春字

李俊民

四面山围故故青,茶烟榻畔坐忘身。sì miàn shān wéi gù gù qīng,chá yān tà pàn zuò wàng shēn。
与师贪论安心法,门外飞花送却春。yǔ shī tān lùn ān xīn fǎ,mén wài fēi huā sòng què chūn。

慈氏阁

李俊民

金碧相辉跨杳冥,凭高伫目记吾曾。jīn bì xiāng huī kuà yǎo míng,píng gāo zhù mù jì wú céng。
劝君试倚栏干望,愧我今无脚力登。quàn jūn shì yǐ lán gàn wàng,kuì wǒ jīn wú jiǎo lì dēng。

水帘

李俊民

倒倾蛟室泻琼瑰,派落空岩雪浪堆。dào qīng jiāo shì xiè qióng guī,pài luò kōng yán xuě làng duī。
卷地封姨收不起,素娥垂下玉钩来。juǎn dì fēng yí shōu bù qǐ,sù é chuí xià yù gōu lái。

出山

李俊民

兴尽东山命驾忙,断云似与雨商量。xīng jǐn dōng shān mìng jià máng,duàn yún shì yǔ yǔ shāng liàng。
出门卷地颠风起,送客何须尔许狂。chū mén juǎn dì diān fēng qǐ,sòng kè hé xū ěr xǔ kuáng。

出山

李俊民

东林景物画中诗,老恨因循著脚迟。dōng lín jǐng wù huà zhōng shī,lǎo hèn yīn xún zhù jiǎo chí。
背了青山却归去,头灰面土任风吹。bèi le qīng shān què guī qù,tóu huī miàn tǔ rèn fēng chuī。

怀旧

李俊民

杖藜重到古招提,硖石云深一径迷。zhàng lí zhòng dào gǔ zhāo tí,xiá shí yún shēn yī jìng mí。
不见同来旧时伴,怕看双翠壁闲题。bù jiàn tóng lái jiù shí bàn,pà kàn shuāng cuì bì xián tí。

李俊民

一年春色到溪头,展尽眉闲几点愁。yī nián chūn sè dào xī tóu,zhǎn jǐn méi xián jǐ diǎn chóu。
才得东君暂时意,笑他张绪不风流。cái dé dōng jūn zàn shí yì,xiào tā zhāng xù bù fēng liú。

李俊民

千丝万缕弄风柔,为爱春阴尽日留。qiān sī wàn lǚ nòng fēng róu,wèi ài chūn yīn jǐn rì liú。
杖屦重来有佳处,道人凿石沼清流。zhàng jù zhòng lái yǒu jiā chù,dào rén záo shí zhǎo qīng liú。

新安

李俊民

芳草原头一望空,村南村北落花风。fāng cǎo yuán tóu yī wàng kōng,cūn nán cūn běi luò huā fēng。
可怜当日堆钱屋,寂寂无人晚照中。kě lián dāng rì duī qián wū,jì jì wú rén wǎn zhào zhōng。

临清台

李俊民

忽惊平地一声雷,烁烁骄阳气欲回。hū jīng píng dì yī shēng léi,shuò shuò jiāo yáng qì yù huí。
安得滂?片时雨,临清台是望云台。ān dé pāng tuó piàn shí yǔ,lín qīng tái shì wàng yún tái。

临清台

李俊民

登山兴尽早宜归,况是东风送客时。dēng shān xīng jǐn zǎo yí guī,kuàng shì dōng fēng sòng kè shí。
只有临清台下水,怪人来此不留诗。zhǐ yǒu lín qīng tái xià shuǐ,guài rén lái cǐ bù liú shī。

过二圣王氏故居感战死者

李俊民

数仞墙围石作基,几年风雨长苔衣。shù rèn qiáng wéi shí zuò jī,jǐ nián fēng yǔ zhǎng tái yī。
英雄地迫难为计,血汗游魂不得归。yīng xióng dì pò nán wèi jì,xuè hàn yóu hún bù dé guī。

东山道中

李俊民

采遍山城草木芽,百年老树尽枯槎。cǎi biàn shān chéng cǎo mù yá,bǎi nián lǎo shù jǐn kū chá。
眼前多少闲田地,雨后春耕有几家。yǎn qián duō shǎo xián tián dì,yǔ hòu chūn gēng yǒu jǐ jiā。

掷笔台

李俊民

空山老却涅槃师,掷笔台前旦过稀。kōng shān lǎo què niè pán shī,zhì bǐ tái qián dàn guò xī。
雉子岂知身后事,至今犹傍法堂飞。zhì zi qǐ zhī shēn hòu shì,zhì jīn yóu bàng fǎ táng fēi。

十七日送行

李俊民

匆匆又别故园春,花落犹随马后尘。cōng cōng yòu bié gù yuán chūn,huā luò yóu suí mǎ hòu chén。
相对离筵莫惆怅,送行人是欲行人。xiāng duì lí yán mò chóu chàng,sòng xíng rén shì yù xíng r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