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赠高善长一百韵

耶律楚材

君本辽阳人,家居华表傍。
随任来燕然,卜筑金台坊。
幼蒙父兄训,读书登上庠。
大义治三传,左氏为纪纲。
诗书究微理,易道宗京房。
吏学亦精妙,议论如馨香。
行道有馀力,下笔能诗章。
典雅继李杜,浮华笑陈梁。
当年辟科举,郡国求圭璋。
御围屡不捷,在前饶秕糠。
先生乃医隐,退身慕羲皇。
难素透玄旨,针砭能起僵。
可并华扁迹,可联和缓芳。
门生皆良医,西海高名扬。
昔我知君名,方且王事忙。
兵尘隔东西,忽成参与商。
君初涉洛瀍,我已达燉煌。
瀚海浪奔激,金山路彷徨。
西游几万里,两鬓今苍苍。
西方好风土,大率无蚕桑。
家家植木绵,是为垄种羊。
年年旱作魃,未识舞?鴹。
决水溉田圃,无岁无丰穰。
远近无饥人,四野栖馀粮。
是以农民家,处处皆池塘。
飞泉绕曲水,亦可斟流觞。
早春而晚秋,河中类馀杭。
濯足或濯缨,肥水如沧浪。
杂花间侧柏,园林如绣妆。
烂醉蒲萄酒,渴饮石榴浆。
随分有弦管,巷陌杂优倡。
佳人多碧髯,皎皎白衣裳。
市井安丘坟,畎亩连城隍。
货钱无孔郭,卖饭称斤量。
甘瓜如马首,大者狐可藏。
采杏兼食核,餐瓜悉去瓤。
西瓜大如鼎,半枚已满筐。
芭榄贱如枣,可爱白沙糖。
人生为口腹,何必思吾乡。
一住十馀年,物我皆相忘。
神祖上仙去,圣主登明堂。
驲骑徵我归,忝位居岩廊。
河表寒旧盟,鄜秦成战场。
翠华乃南渡,鸾驭声锵锵。
六军临孟津,偏师出太行。
间路入斜谷,南鄙侵寿唐。
犄角皆受敌,应战实未遑。
一旦汴梁破,何足倚金汤。
下诏求名医,先生隐药囊。
驰轺来北阙,失措空仓惶。
我于群鸡中,忽见孤凤凰。
下马执君手,涕泪其如滂。
我叹白头翁,君亦嗟髯郎。
停灯话旧事,谈笑吐肺肠。
酬酢觅佳句,沉思搜微茫。
湛然访医药,预备庸何妨。
高君略启口,确论闻未尝:「医术与治道,二者元一方。
武事类药石,文事如膏粱。
膏粱日日用,药石藏巾箱。
一朝有急病,药石施锋铓。
病愈速藏药,膏粱复如常。
缓急寇难作,大剑须长枪。
寇止兵弗戢,自焚必不长。
发表勿攻里,治内无外伤。
朝廷有内乱,安可摇边疆。
疆场或警急,中变决自戕。
阴病阳脉生,阳症阴脉亡。
暴法譬之阴,仁政喻之阳。
太平虽日久,恣暴降百殃。
大乱遍天下,行仁降百祥。
一君必二臣,佐使仍参详。
不殊世间事,烝民无二王。
国老似甘草,良将比大黄。
一缓辅一急,一柔济一刚。
病来不速治,安居养豺狼。
疾作傥无药,遇水泛舟航。
病固有寒热,药性分温凉。
疗热用连糵,理寒宜桂姜。
君子与小人,礼刑令相当。
虚者补其嬴,实者泻其强。
扶衰食枸杞,破血服槟榔。
抑高举其下,天道犹弓张。
损馀补不足,贫富无低昂。
寒多成冷痼,热盛为疮疡。
政猛民伤残,政慢贼猖狂。
保生必求源,胃府为太仓。
四时胃为主,端居镇中央。
朝廷天下本,本固邦家昌。
实实而虚虚,其谋元不臧。
五行不偏胜,所以寿而康。
太宗平府兵,是致威要荒。
未病宜预治,未乱宜预防。
贼臣弑君父,祸难生萧墙。
辨之由不早,即渐成坚霜。
心腹尚难治,况复及膏肓。

湛然闻此语,不觉兴胡床。
谢君赠诲言,苦口如药良。
问一而得二,和璧并夜光。
走笔书新诗,一笑呈龙冈。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耶律楚材的作品>>

猜您喜欢

复用前韵

耶律楚材

四海干戈尚未平,不如归隐听歌声。sì hǎi gàn gē shàng wèi píng,bù rú guī yǐn tīng gē shēng。
情知文武都无用,罢读诗书不学兵。qíng zhī wén wǔ dōu wú yòng,bà dú shī shū bù xué bīng。

请王公住太原开化

耶律楚材

大愚不了戾儿孙,开化重兴正赖君。dà yú bù le lì ér sūn,kāi huà zhòng xīng zhèng lài jūn。
便请踏开关捩子,何妨地炙与天薰。biàn qǐng tà kāi guān liè zi,hé fáng dì zhì yǔ tiān xūn。

和薛伯通韵四绝

耶律楚材

黄花红叶满秋山,月浸银河夜未阑。huáng huā hóng yè mǎn qiū shān,yuè jìn yín hé yè wèi lán。
寂寞梧桐深院落,有人何处倚阑干。jì mò wú tóng shēn yuàn luò,yǒu rén hé chù yǐ lán gàn。

和薛伯通韵四绝

耶律楚材

碧山妆点塞天秋,老尽黄花蝶也愁。bì shān zhuāng diǎn sāi tiān qiū,lǎo jǐn huáng huā dié yě chóu。
拚醉东篱颠倒舞,人间富贵一何楼。pàn zuì dōng lí diān dào wǔ,rén jiān fù guì yī hé lóu。

和薛伯通韵四绝

耶律楚材

衰年且喜志微伸,镜里惊看白发新。shuāi nián qiě xǐ zhì wēi shēn,jìng lǐ jīng kàn bái fā xīn。
何日得游云水去,秋江鸥鹭淡相亲。hé rì dé yóu yún shuǐ qù,qiū jiāng ōu lù dàn xiāng qīn。

和薛伯通韵四绝

耶律楚材

虚名羁我未能归,羞见冥冥一雁飞。xū míng jī wǒ wèi néng guī,xiū jiàn míng míng yī yàn fēi。
拜扫松楸定何日,不堪双泪对君挥。bài sǎo sōng qiū dìng hé rì,bù kān shuāng lèi duì jūn huī。

和松菊堂主人照老见寄三诗

耶律楚材

松菊堂中老故人,芝眉重谒我无因。sōng jú táng zhōng lǎo gù rén,zhī méi zhòng yè wǒ wú yīn。
林松老节应依旧,篱菊寒英又一新。lín sōng lǎo jié yīng yī jiù,lí jú hán yīng yòu yī xīn。

和松菊堂主人照老见寄三诗

耶律楚材

晋阳相遇亦前因,分手归来迹已陈。jìn yáng xiāng yù yì qián yīn,fēn shǒu guī lái jì yǐ chén。
松菊幽堂应冷淡,与君同话更何人。sōng jú yōu táng yīng lěng dàn,yǔ jūn tóng huà gèng hé rén。

和松菊堂主人照老见寄三诗

耶律楚材

俊老荼毗四十年,前身是我误相传。jùn lǎo tú pí sì shí nián,qián shēn shì wǒ wù xiāng chuán。
香山声价喧天下,争似衰翁不会禅。xiāng shān shēng jià xuān tiān xià,zhēng shì shuāi wēng bù huì chán。

西域尝新瓜

耶律楚材

西征军旅未还家,六月攻城汗滴沙。xī zhēng jūn lǚ wèi hái jiā,liù yuè gōng chéng hàn dī shā。
自愧不才还有幸,午风凉处剖新瓜。zì kuì bù cái hái yǒu xìng,wǔ fēng liáng chù pōu xīn guā。

洞山五位颂

耶律楚材

十月澄江彻底冰,梅花江路破瑶英。shí yuè chéng jiāng chè dǐ bīng,méi huā jiāng lù pò yáo yīng。
寒斋冷坐人无寐,雪映书窗一夜明。hán zhāi lěng zuò rén wú mèi,xuě yìng shū chuāng yī yè míng。

洞山五位颂

耶律楚材

区区游子困风尘,就路还家触处真。qū qū yóu zi kùn fēng chén,jiù lù hái jiā chù chù zhēn。
芳草满川桃李乱,风光全似故园春。fāng cǎo mǎn chuān táo lǐ luàn,fēng guāng quán shì gù yuán chūn。

洞山五位颂

耶律楚材

石女翩翻鸟道飞,渊明琴上抚冰丝。shí nǚ piān fān niǎo dào fēi,yuān míng qín shàng fǔ bīng sī。
缓歌劫外阳春曲,慢看盘中白雪词。huǎn gē jié wài yáng chūn qū,màn kàn pán zhōng bái xuě cí。

洞山五位颂

耶律楚材

泾渭同流无间断,华夷一统太平秋。jīng wèi tóng liú wú jiān duàn,huá yí yī tǒng tài píng qiū。
而今水陆舟车混,何碍冰人跨火牛。ér jīn shuǐ lù zhōu chē hùn,hé ài bīng rén kuà huǒ niú。

洞山五位颂

耶律楚材

水穷山尽悬涯外,海角天涯云更遮。shuǐ qióng shān jǐn xuán yá wài,hǎi jiǎo tiān yá yún gèng zhē。
撒手转身人不识,回途随分纳些些。sā shǒu zhuǎn shēn rén bù shí,huí tú suí fēn nà xiē xi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