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照
刘炳照,原名铭照,字伯荫,又字光珊,号蘋塘,又号语石,晚号复丁老人。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人。县学生出身。捐纳得五品衔候选训导,诰封奉政大夫。以工诗词知名,与俞樾、朱祖谋、叶衍兰、吴昌硕、吴受福、朱鸿度、金武祥、恽毓巽、李宝嘉、李宝泉等文士唱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与夏孙桐、郑文焯、费念慈、张上和、陈如升、于以堉、褚德舆等于苏州城西艺圃结“鸥隐词社”。 刘炳照的作品>>
万树
清江苏宜兴人,字红友,又字花农,号山翁。国子监生。康熙十八年起,先后在福建、广东任吴兴祚幕僚。工词曲,曾作传奇及杂剧二十余种。尤精词律。有《词律》、《香胆词》、《拥双艳三种曲》、《璇玑碎锦》等 万树的作品>>
无名氏
清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无名氏的作品>>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的作品>>
金缨
金缨,清朝后期生于一个颇为富有的书香人家。《格言联璧》将流传于世的格言,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等 11 类,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市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 可以说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格言宝库。这些富赡充牣、雕镂璀璨的格言警世醒心,教诲启迪人们求真、向善、趋美,是古人心灵美的结晶。 金缨的作品>>
周星莲
清代道光年间书法家。初名日旿(一说日睁),字午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1840年(道光二十年)中举,官知县、教习知习。以书名海内。 1868年(同治七年)尝著《临池管见》,以发明立法取势用笔行神之意。兼工兰竹梅花。有耕堂诗钞。(《清画家诗史》) 周星莲的作品>>
魏谦升
魏谦升,晚清时期学者,字滋伯,仁和人。九岁能文,弱冠后雄长坛坫。尤工书。以廪贡生选仙居县训导,不就。家居西马塍,以著述自娱,垂五十年,有书三味斋稿。贼自湖州逼省城,家当其冲,或讽宜移居避之,不应。贼火其庐,乃挈妻子走灵隐山中。贼退,侨寓城中,啸歌不辍,自号无无居士。城再陷,谦升方老病,驱至万安桥下死,妻周氏同时殉节。周能书,世以鸥波夫妇拟之。 魏谦升的作品>>
朱和羹
善书,咸丰二年(1852年)著《临池心解》成书。 朱和羹的作品>>
刘涛
清初诗人。 刘涛的作品>>
秦赓彤
清代诗人。字临士,无锡人。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官刑部员外郎。后以疾引归,主讲东林书院十余年。著有《铁华仙馆诗文集》、《太极图说解》等。 秦赓彤的作品>>
程允基
清安徽徽州人,字寓山。精琴理,所论鼓琴诸法,与松风阁诸谱不同。有《琴谈》。 程允基的作品>>
张渊懿
张渊懿,字砚铭,一字元清,号蛰园,青浦人。顺治十年(1654)年举人,以奏销案坐废乡里,遂寄情翰墨。废黜之前颇为活跃于云间,曾先后组立“原社”,“春藻堂社”。康熙三十年(1691)还为曹寅《柬亭图》做诗跋,其卒当在此后若干年。著有《临流诗》、《月听轩诗余》。其词被选入《百名家诗余》,但所作仍以自选于《清平初选》为多,有101首。 张渊懿的作品>>
费轩
费轩,字执御,原籍新繁(今四川新都),明末清初文学家费密(宇此度)孙,费锡璜子。其曾祖父因避兵乱迁居今扬州江都麾村镇野田庄,后遂定居于此。费轩约生活于康乾年间,曾归蜀应试,中式新繁,成举人。其《梦香词·望江南》一百余首咏唱扬州,传诵一时。 费轩的作品>>
环山樵
环山樵的作品>>
葛元煦
晚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号理斋,学古斋为室名。少工篆、隶,不轻以酬应。家藏书画甚巨。尝辑刻丛书,有《啸园丛书》传世。另著有《沪游杂记》一书。 葛元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