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足清旷,阛阓巧拘囚。
安得孅阿御,同为穆满游。
遥知因涣汗,远出散幽忧。
原隰繁分绣,村墟尽小侯。
春深秦树绿,野阔渭河流。
四顾神萧瑟,前探意涨浮。
胜观殊未已,往足讵能收。
下坂如浮舸,登崖剧上楼。
强行腰伛偻,困坐气嘘咻。
鸟语林峦静,花明涧谷幽。
濯溪惊野老,伐路骇他州。
中散探深去,文渊到处留。
听琴峰下寺,弄石水中洲。
溪冷泉冰脚,山高雾绕头。
石潭清照骨,瀑水溅成钩。
仙庙鸣钟磬,神官秉钺刘。
养生闻帝女,服气绝彭雠。
故宅犹传尹,先师不喜丘。
居人那识道,过客谩停驺。
岩谷诚深绝,神仙信有不。
云居无几杖,霞佩弃镌锼。
豹隐连山雾,龙潜百尺湫。
门开谁与叩,桃熟浪传偷。
绀发清无比,方瞳凛不侔。
会须林下见,乞取寿年修。
拔去和鸡犬,相随若旆旒。
乘风遗騕袅,长啸贱笙篌。
从骑衣皆羽,前驱鬣尽虬。
安能牵两足,暂得快双眸。
自昔辞乡树,南行上楚舟。
万江穷地脉,三峡束天沟。
云暗酆都晚,波吹木枥秋。
寻溪缘窈窕,入洞听飕飗。
空寺收黄栗,荒祠画伏彪。
登临虽永日,行迈肯停辀。
蓄缩今何事,攀跻昔已悠。
魏京饶士女,春服聚蜉蝣。
雷动车争陌,花摇树系鞦。
游人纷荡漾,野鸟自嘤呦。
平日曾经洛,闲居愿卜缑。
空言真比梦,久渴渐成愁。
早退尝相约,辞嚣痛自搂。
爱山心劫劫,从宦兴油油。
海宇都无碍,山林尽可投。
愿为云上鹄,莫作盎中鯈。
适性行随足,谋生富给喉。
今游虽不与,后会岂无由。
昼出同穿履,宵眠共覆裘。
弟兄真欲尔,朋好定谁俦。
试写长篇调,何人肯见酬。
安得孅阿御,同为穆满游。
遥知因涣汗,远出散幽忧。
原隰繁分绣,村墟尽小侯。
春深秦树绿,野阔渭河流。
四顾神萧瑟,前探意涨浮。
胜观殊未已,往足讵能收。
下坂如浮舸,登崖剧上楼。
强行腰伛偻,困坐气嘘咻。
鸟语林峦静,花明涧谷幽。
濯溪惊野老,伐路骇他州。
中散探深去,文渊到处留。
听琴峰下寺,弄石水中洲。
溪冷泉冰脚,山高雾绕头。
石潭清照骨,瀑水溅成钩。
仙庙鸣钟磬,神官秉钺刘。
养生闻帝女,服气绝彭雠。
故宅犹传尹,先师不喜丘。
居人那识道,过客谩停驺。
岩谷诚深绝,神仙信有不。
云居无几杖,霞佩弃镌锼。
豹隐连山雾,龙潜百尺湫。
门开谁与叩,桃熟浪传偷。
绀发清无比,方瞳凛不侔。
会须林下见,乞取寿年修。
拔去和鸡犬,相随若旆旒。
乘风遗騕袅,长啸贱笙篌。
从骑衣皆羽,前驱鬣尽虬。
安能牵两足,暂得快双眸。
自昔辞乡树,南行上楚舟。
万江穷地脉,三峡束天沟。
云暗酆都晚,波吹木枥秋。
寻溪缘窈窕,入洞听飕飗。
空寺收黄栗,荒祠画伏彪。
登临虽永日,行迈肯停辀。
蓄缩今何事,攀跻昔已悠。
魏京饶士女,春服聚蜉蝣。
雷动车争陌,花摇树系鞦。
游人纷荡漾,野鸟自嘤呦。
平日曾经洛,闲居愿卜缑。
空言真比梦,久渴渐成愁。
早退尝相约,辞嚣痛自搂。
爱山心劫劫,从宦兴油油。
海宇都无碍,山林尽可投。
愿为云上鹄,莫作盎中鯈。
适性行随足,谋生富给喉。
今游虽不与,后会岂无由。
昼出同穿履,宵眠共覆裘。
弟兄真欲尔,朋好定谁俦。
试写长篇调,何人肯见酬。
猜您喜欢
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
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
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
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
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
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
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
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
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自传播。
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
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
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
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
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
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
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
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
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
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
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
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
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
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
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
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
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
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
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
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
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自传播。
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
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
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
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
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
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
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
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
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
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
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
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