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越王峥

王文辕

每恨高峥不易梯,数峰长与白云齐。měi hèn gāo zhēng bù yì tī,shù fēng zhǎng yǔ bái yún qí。
迹存秦望千寻上,影落潇湘万顷西。jì cún qín wàng qiān xún shàng,yǐng luò xiāo xiāng wàn qǐng xī。
绝险始知天去远,卧崖频见鸟飞低。jué xiǎn shǐ zhī tiān qù yuǎn,wò yá pín jiàn niǎo fēi dī。
十年一踏烟霞顶,雨后宁辞没胫泥。shí nián yī tà yān xiá dǐng,yǔ hòu níng cí méi jìng ní。

王文辕

王文辕与王阳明先生同时人。字司舆(《王文成公年谱》作“思舆”,黄绾《阳明先生行状》作“思裕”,又写作“司舆”。),与王阳明先生为莫逆之友。
在王阳明的思想形成过程中,王思舆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王阳明先生的弟子季本在自己的哲学著作《说理会遍》中,有文《阳明之学由王司舆发端》。
王思舆是个“隐居独善”,“级类庄、列”,“以道德重于时”的地方“贤民”。正德十二年,王阳明先生在赴江西前回绍兴省亲期间,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与王思舆有过交流,走后“王思舆语季本曰:‘阳明此行,必立事功。’本曰:‘何以知之?’曰:‘吾触之不动矣。’”此时的王思舆,俨然成了个算命的道士,而这也许正是阳明喜欢与其进行交流的重要原因。在当时的绍兴一带,王思舆有很高的知名度,许多名人都纷纷投奔于他的门下,如阳明弟子人称“范圣人”的范栗斋,就是先入思舆之门,然后才入阳明之门的:“先生(栗斋)首师王司舆、许半圭两先生。两先生者,并以道德重于时者也。既又师阳明先生,所造益深。……里中人无老幼,皆以范圣人呼之。”王思舆死后,阳明才开始传授讲良知之学,当时有很多反对他的人。王阳明先生长叹说:“安得起王司舆於九原乎?” 王文辕的作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