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张宣明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为人有胆气,尝为郭元振判官,出使至三姓咽面。历左拾遗、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玄宗先天二年(713)前后,尝以左拾遗监姚巂诸军事,兼招慰使,亲往蜀中验察山势民情,移牒益州长史陆象先,劝其罢凿岷山开路之役,蜀人因此得免苦役。能文工诗。尝山行见孤松,赏玩久之,乃赋《山行见孤松成咏》诗。凤阁舍人梁载言称此诗“文之气质,不减于长松”。所赋《使至三姓咽面》诗,时人亦“称为绝唱”。事迹散见《大唐新语》卷八、卷九。《全唐诗》存诗2首。 张宣明的作品>>

崔耿

崔耿,男,出生于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自六世祖起迁居洛阳(今属河南)。文宗大和二年(828)任殿中侍御史。大和末任建州刺史。武宗会昌元年(841)任衢州刺史。宣宗大中三年(849)前为曹州刺史,六年任安南都护。卒年不详。事迹散见《唐会要》卷五四、《千唐志斋藏志》等。《全唐诗》存诗1首。 崔耿的作品>>

崔行检

生卒年不详。字圣用,代宗时任池州刺史。按永泰二年(766)江西观察使李勉奏置池州,见《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八,崔刺池州当在代宗时。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全唐诗逸》存诗2题及断句4。 崔行检的作品>>

张绰

玄宗天宝间人。《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张绰的作品>>

张潮

张潮(一作张朝),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其中《长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诗)。张潮的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不仅《采莲词》、《江南行》,明显地受民歌影响,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体。主要写商人妇的思想感情,说明他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张潮是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中处士。《闻一多全集·唐诗大系》将他排列在张巡前,常建后。 张潮的作品>>

张聿

唐人。德宗建中中进士。又应万言试登科。贞元二十年,自秘书省正字入为翰林学士。宪宗元和中,自前湖州长史授都水使者。穆宗长庆间,自工部员外郎出为衢州刺史。敬宗宝历中,自屯田郎中,拜睦州刺史。能诗,与白居易、元稹为友。 张聿的作品>>

崔藩

生卒年不详。德宗贞元间进士。与苑䛆、罗泰同时。《全唐诗》存省试诗《暗投明珠》1首。事迹据其诗推知。 崔藩的作品>>

崔膺

唐博陵人。性格狂放。长于诗文。张建封爱其才,以为客。 崔膺的作品>>

张萧远

张萧远,唐诗人。祖籍吴郡(今苏州)人。后迁居和洲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张籍弟,籍有《送萧远弟》、《弟萧远雪夜同宿》等诗,并称之为“蜀客”或“蜀人”(今四川)。宪宗元和八年(813)登进士第,仕历不详。工诗,与舒元舆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全唐诗》录存其《履春冰》、《观灯》和《送宫人入道》诗三首。明朱承爵以为,《送宫人入道》诗在唐人同题诸作中“尤觉婉切可诵”(《存余堂诗话》)。另有散句、残句若干。 张萧远的作品>>

张震

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东北)。玄宗开元间任左司员外郎、户部郎中。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任江西采访使、洪州刺史。生平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二与卷一一、《唐刺史考》卷一五七。《全唐诗》存诗1首。 张震的作品>>

张彦雄

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玄宗开元间处士。其诗但贵潇洒,不尚绮密。殷璠编《丹阳集》曾录其诗。事迹据《新唐书·艺文志四》。《吟窗杂录》卷二六引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张彦雄的作品>>

崔十娘

《全唐诗逸》存诗6首,俱出张鷟《游仙窟》,实为张鷟伪托。参见张鷟。 崔十娘的作品>>

崔致远

唐时新罗庆州人,字海夫,号孤云。十二岁入唐求学。僖宗乾符元年登进士第,除宣州溧水尉。广明元年入扬州高骈幕府,任都统巡官,专掌书记。光启元年,持唐使节归国。仕新罗历任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知瑞书监,出守太山、富城二郡。年四十二弃官归,晚年隐居伽耶山海印寺。致远汉语娴熟,诗文皆擅。有《桂苑笔耕集》二十卷。 崔致远的作品>>

张固

[唐]字柳塘,浙江龙泉岁贡。以善画竹名,吴照谓不失梅花道人(吴镇)宗派。《泰和县志》 张固的作品>>